《横刀十六国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暗流(1/2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  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七章暗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。

  王猛一上来就大刀阔斧,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。

  李跃倒是不怕,但对王猛未必是好事,梁国的规矩也不能破,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

  王猛再厉害,也要先熟悉梁国的政治氛围,积累一些经验。

  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

  有本事的人,绝不会被埋没。

  李跃有喝猛药的魄力,但眼下时机还不对,条件还不成熟,至少要在与燕国的下一场大战分出胜负之后。

  对付士族豪强,不宜大张旗鼓,现阶段还是温水煮蛙为上。

  至于刘昭、卢邈、郑豁、崔宏这四人,被李跃安置到六部任职。

  其他士族子弟各有职位。

  重用了士族豪强,表面看起来国中一片祥和。

  王猛赴任,李跃亲自送行,还为他配备了一千黑云军精锐。

  这年头全靠刀子说话,一个手无寸铁的县令,夹在豪强中间,日子也别想过了。

  李跃还想解释一番,王猛却拱手道:“殿下爱护之意,臣铭记在心,此去兖州,定不负国家,不负殿下。”

  李跃心中一暖,与聪明人打交道省心省力,“若不可为,切记保重自身,你我君臣还要收拾这北国江山,驱扫胡尘,一时之进退,无伤大雅!”

  王猛的出身对李跃对梁国而言太完美了,庶族出身,没有士族羁绊,没有宗族牵连,而他也有抱负有理想之人。

  “谢……殿下!”王猛愣了一下,然后深深一拱手,接着翻身上马,头也不回的向南而去。

  一千黑云精锐紧随其后,浩浩荡荡向南而去。

  李跃一直目送他们消失在地平线,才返回邺城。

  进入三月,关中传来各种消息。

  桓温兵败退回荆襄之后,新一轮对氐秦的围攻拉开序幕。

  苻健一上来就称帝,吸引了各方仇恨。

  王擢联合张重华攻打陇东,姚襄、张平夹击河东。

  苻雄不顾箭伤未愈,率一万步骑迎击王擢,大破之,王擢兵败转投凉州,但苻雄也因伤重来回奔波而死于军中。

  氐秦太子苻苌攻破雍城乔秉,也因箭伤复发,病逝于军中。

  二人的病亡并没有影响秦军的强势,左卫将军苻飞平定刘珍、夏侯显等关中豪强,时人称其有关羽张飞之勇,远近羌胡望风而遁。

  不过东路姚襄、张平势如破竹,除了蒲坂,河东诸城皆破。

  眼看大军攻破蒲坂之后,便可踏入关中,两人的联军又出了幺蛾子。

  为了抢占盐池,龃龉不断。

  姚襄有河东豪强支持,军势强大,获利甚多,张平一怒之下,裹挟河东数万百姓退回并州。

  姚襄继续攻打蒲坂。

  苻健派苻飞率苻坚、邓羌五千精骑支援蒲坂,一战而破两万羌军,生擒姚襄之弟姚兰,将姚襄挡在河东,为关中赢取了时间。

  姚襄大军围攻半月,蒲坂坚如磐石,只能退回安邑。

  氐秦在一次次围攻中越打越强。

  关中的烽火连天,江东一片沉寂,不过慕容氏又蠢蠢欲动起来。

  燕国细作活跃起来,增加了数倍。

  山雨欲来风满楼,封奕最擅长策反拉拢,细作增多,一定在酝酿着什么阴谋。

  李跃目光重新集聚在鲁口。

  冀州唯一的缺口就是此地,以前王午还跟慕容氏不共戴天,但吕护却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,背叛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
  只要慕容氏给的甜头多,这人就会倒向北边。

  不过就在李跃盯着鲁口,先举起叛旗的却是阳平孙元,自称兖州牧,聚五千部众,裹挟两数万百姓,一路向东南,也不攻打郡县,挺进泰山之中。

  广宗乞活将张谦反,裹挟三千家,北上投奔燕人。

  别人造反,李跃也就认了,广宗乞活军居然也会背叛,李跃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。

  “燕国承诺张谦为上谷太守,封侯,赏千金,此人受不住诱惑,于是北投。”董闰脸色也非常难看。

  张谦投降,同样也是在打他的脸。

  李农、冉闵死后,董闰一跃成为广宗乞活军的头领,张谦投降,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  封奕这招策反玩的漂亮,广宗乞活军恰恰是李跃的盲区。

  这也能看出燕国的渗透能力并不差,燕军军纪严明,当初三路南下,虽然掳掠百姓,但并没有如羯赵一般肆意屠杀。

  而燕国的豪强与河北豪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一向对他们敞开怀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