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原来他才是弦理论最大的叛徒!(1/4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  西海大学,梅森数科学实验室,主任办公室。

  王浩和保罗菲尔—琼斯,一起对着白板上的数学内容继续着思考,他们是对研究进行总结,后续会代入数值进行计算。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退后了两步,整体看着白板上的内容,随后很认真的强调一句,它很完美,但一定是错的。

  他停了一下,问向王浩,你就不担心吗?

  担心什么?王浩认真看着白板上的内容,表情动也不动的反问了一句。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道,解析和计算过程非常严谨,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我们马上就能够得出确切的结果。如果结论是错误的,你应该知道代表什么吧?

  王浩扭过头说道,那代表基础是错的,说明湮灭力并不比三种微观力维度高。

  你不担心吗?保罗菲尔—琼斯再次好奇的问道。

  王浩摇了摇头,很简单的说道,当然不。

  为什么?

  因为我有信心!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张了张嘴,好半天什么都没说出来,他发现自己有一点比不上王浩,就是对理论的信心。

  如果弦理论的研究,能够走到关连实验的一步,他肯定会非常期待能够验证,但同时也会很忐忑,担心验证得出错误的结论。

  王浩则是一片平静,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忐忑的地方。

  这说明了王浩对于研究非常有信心。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对这种信心很不理解,他只能认为王浩在对湮灭理论的信心上,要超过他对于弦理论的信心。

  其实他并不在乎这一点,只是感觉内心变得非常的矛盾,因为他发现自己都有些怀疑弦理论。

  也不能说完全怀疑弦理论,而是怀疑其中的一些研究。

  他和王浩一起完成了这个研究,其数学过程的美妙程度,似乎比弦理论的研究更进一步。

  数学,追求的就是美轮美奂。

  另外,他们的研究可以实现更进一步对微观物理进行解析,继续研究下去,很可能会完成一种大一统的理论。

  弦理论,也同样追求理论的大一统,但其中很多的解析牵扯到复杂的理解,比如说,M理论中对于维度的解析。

  这些部分的解析,很难得到普通人的认可,甚至很难得到同行的认可。

  如果牵扯到四维相对还好一些,但牵扯到更高的维度,数学就会变得非常复杂,越是研究,碰到的问题就会越多。

  现在王浩给出的理论解释,是把空间挤压说成了是一切力的来源,再联系现有的量子物理体系,明显更能够被接受,因为理论不牵扯晦涩难懂的高维度,也和现有的物理体系不冲突。

  另外,继续深入的去思考,以湮灭力的来源和影响,去理解黑洞、反物质、暗物质等,就可以真正拓展来研究,而不像弦理论那样强行解释。

  当然,过程中要做的研究还有很多,要解决的难题也有很多。

  一项新理论的完善过程,是非常非常复杂的。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继续思考着,内心不由的对弦理论产生了怀疑,难道弦理论是错的?或者说有一部分是错的?

  他当然不会说出来,只是沉默着继续思考。

  王浩则回到了座位上,开始进行最后的计算工作。

  等保罗菲尔—琼斯回过神,也加入其中一起进行计算,两个国际顶级的数学家,一起进行计算,速度自然是不用多说。

  只用了短短一天时间,他们就计算出了结果。

  183GeV-187GeV。

  王浩

  很肯定的说道,在这个能量区间范围内存在一个没有被发现的粒子。

  我的结果也一样······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满眼复杂的说道,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矛盾的心情。

  一方面他希望研究是错误的,也就代表一部分弦理论数学内容不会被否定;另一方面,他当然会希望自己参与的研究是正确的,而且他还很喜欢这项研究工作。

  前者,是肯定过去,否定现在。

  后者,是否定过去,肯定现在。

  这怎么选?

  科学当然不是选择题。

  王浩笑道,我现在更确定结论的正确性了。

  保罗菲尔—琼斯抬起了头。

  王浩动手给他发了资料过去,看看吧,上一次粒子对撞测试实验的报告。

  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,每一次都会发布很详细的研究报告,能在新闻上看到的只是一些大的发现,而一些小的发现或需要注意的点,都会发布在实验的详细报告里。

  详细报告也是对外公开的,只要是合作机构登陆后都能够查看。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